【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

我国法律在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始于责任承担者年龄段的区分。

在民事责任中,年满十周岁即可参与与其智力水平相当的民事行为;而在刑事责任方面,不满14岁的未成年人均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民法典》

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一般地说,不满14周岁的人尚处于幼年时期,还不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不具备责任能力。因此法律规定,对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概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必要时可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也可视需要对接近14周岁,如12~13周岁的人由政府收容教养。

二、刑事互带民事诉讼赔偿款不到位怎么办

1.申请法院对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实施查询、冻结、划拨措施。

其中,查询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向各大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在调查询问或者审查追问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关于被申请人存款状况的信息收集与整理工作;而冻结则是指,当人民法院在审理诉讼案件或者进行强制执行时,对于被申请执行人在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各类金融机构中的存款,采取限制提取或转移的强制措施。

2.请求法院对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实施扣留、提取措施。

根据相关规定,若被执行人未能按照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对其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予以扣留、提取。

然而,在此过程中应确保执行人及其所抚养的家属的基本生活所需得到保障。

在实施扣留、提取收入的操作时,人民法院需作出相应的裁定,并向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及其他具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他们必须配合完成此项工作。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是人民法院常用的一种执行手段。

扣留和提取这两种执行措施密切相连,扣留属于暂时性的措施,旨在将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暂时扣押,仍然留在原单位,禁止其擅自挪用或转移,以督促其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

如果超过期限仍未履行,便可提取该笔收入并交付给申请执行人。

三、怎么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诉讼

民事纠纷可以商量着解决、找人调解或上法庭打官司;但如果遇到刑事案子,那就得赶紧报案。

当然了,也有些案件不需要警察叔叔就能解决,比如说:

(一)需要受害者亲自去告状的案件;

(二)小偷偷东西没偷成,受害者有证据的情况下;

(三)受害者有证据证明被告做了坏事,但警察或检察官却不管的案件。

以上是关于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