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被告商标侵权的情况下怎么样才不用赔偿》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被告商标侵权的情况下怎么样才不用赔偿

被告商标侵权时,若想不用赔偿,可从以下方面举证:

1.证明自己无主观过错。若能证明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且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按照商标法规定,可不用承担赔偿责任。例如,被告从正规进货渠道采购商品,有完整的进货合同、发票等凭证,能清晰说明商品来源,且在采购时尽到了合理审查义务,不知道所售商品侵权。

2.证明原告未因侵权遭受损失。如果被告能提供证据表明,原告的商标虽被使用,但未对其市场份额、销售业绩、品牌形象等造成实际损害,没有产生经济损失,那么也可能无需赔偿。

3.证明自身行为未获利。若被告可以证明在侵权期间,自己未因使用该商标获得任何经济利益,如销售的侵权商品数量极少且未盈利,也可作为不承担赔偿责任的理由。

4.证明商标权存在瑕疵。比如原告的商标不具有显著性,或者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注册等,被告可请求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一旦商标被宣告无效,被告自然无需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二、被告侵犯商标权上法庭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被告侵犯商标权上法庭,可能带来多方面影响。

在法律层面,若败诉,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可能要停止侵权行为,即停止生产、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等。还需赔偿商标权人损失,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若上述两种方式都难以确定,法院会根据侵权行为情节,判决给予法定赔偿。

商业信誉方面,涉诉消息传播可能损害企业形象和声誉。消费者对侵权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和合法性产生质疑,降低对其信任度,影响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合作伙伴得知侵权诉讼后,可能重新评估合作关系,甚至终止合作。

经营成本上,应对诉讼需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聘请律师、收集证据、参加庭审等活动,增加企业运营成本。若败诉,承担诉讼费用进一步加重经济负担。此外,法院可能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冻结被告财产,影响企业资金流动和正常生产经营。

三、侵犯商标是否构成刑事责任该如何解决

判断侵犯商标是否构成刑事责任,需依据具体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或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以及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均可能构成犯罪。

若怀疑侵犯商标行为构成刑事责任,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收集证据,如侵权商品、销售记录、广告宣传材料等,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范围和后果。二是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交收集的证据,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三是配合司法机关工作,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积极配合提供相关信息和协助调查。四是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侵权方赔偿经济损失。

对于不构成刑事责任的侵犯商标行为,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准确法律建议和帮助。

以上是关于被告商标侵权的情况下怎么样才不用赔偿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