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兼职中介是否违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兼职中介是否违法

兼职中介本身不违法,但经营活动需符合法律规定。

合法的兼职中介应依法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取得营业执照,遵守《民法典》《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它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桥梁,促进就业,有积极意义。

然而,若兼职中介存在以下行为则违法:一是提供虚假兼职信息,夸大工作内容、薪资待遇等,误导求职者,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求职者可要求赔偿损失。二是巧立名目收取费用,如所谓的“报名费”“保证金”等,却不退还或不提供服务,这种行为侵犯求职者财产权。三是未取得相关资质从事中介活动,违反行政管理规定,会受到市场监管部门处罚。

判断兼职中介是否违法,要审查其经营资质,了解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查看有无不良记录。遇到违法中介,求职者可向市场监管、劳动监察等部门投诉,维护自身权益。

二、中介发放工资给员工是否违法

中介发放工资给员工是否违法需视具体情况判断。

若中介与员工存在合法的劳动关系,中介作为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向员工发放工资,此行为不违法。中介应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约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和金额按时足额发放工资。

若中介并非员工的用人单位,仅是受用人单位委托代发工资,在取得合法授权且遵循相关规定的情况下,这种代发行为也不违法。但中介需确保工资准确、及时地发放到员工手中,并保存好相关发放记录。

然而,若中介没有合法依据发放工资,或在发放工资过程中存在克扣、拖欠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保等情况,则属于违法行为。员工可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认定中介发放工资给员工违法,需结合具体的法律关系和操作情况判断。

三、中介注销了能起诉吗

中介注销后能否起诉,需分情况判断。

若中介注销前已依法进行清算并办理注销登记,一般情况下其民事主体资格消灭,不能再将其列为被告起诉。不过,若存在未依法清算的情况,如股东未履行清算义务、恶意处置公司财产等,债权人可起诉股东、发起人或出资人,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

如果中介是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撤销,尚未办理注销登记,此时其法人资格仍然存在,可以该中介为被告进行起诉。

若中介在注销过程中存在遗漏债务等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可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例如,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债权人可起诉该股东或第三人。

总之,中介注销不意味着不能维权,债权人应收集证据,明确责任主体,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兼职中介是否违法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