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加计扣除10%和15%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加计扣除10%和15%的区别

加计扣除10%和15%的区别:有享受条件不同、计算公式不同、提交声明不同等,其中进项税额加计10%适用的对象包括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二、纳税是公民的权利还是义务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当有可申报的项目时,必须进行申报。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的,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或者是没有扣缴义务人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纳税申报。否则就会被追究行政或者是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

(一)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

(二)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

(三)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

(四)取得境外所得;

(五)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

(六)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并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三、逃税需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1、行政责任,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

2、刑事责任,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逃税是指纳税人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会计凭证、在账簿上造成虚假支出或者收入记账不真实、拒绝申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虚假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纳或者少缴纳应纳税款的行为。逃税金额的大小决定了应受的惩罚。

1、逃税不构成犯罪的,税务机关应当追缴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以逃税金额50%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逃税金额占应纳税金额的10%以上不满30%,逃税金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纳金外,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逃税罚款。

3、逃税占应纳税额的30%以上,逃税额超过10万元的,除税务机关追缴逃税和滞纳金外,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处逃税金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温馨提示】:小编告诉您: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中天法律咨询网咨询专业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