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肇事至人死亡逃逸判多久》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肇事至人死亡逃逸判多久

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具体量刑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比如事故责任认定、逃逸行为对案件的影响等。若存在自首、积极赔偿家属获谅解等情节,可能会在上述量刑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但总体而言,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是性质恶劣的犯罪行为,会受到较重处罚。

二、机动车肇事全责怎么赔偿

1. 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因伤致残的,还需支付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造成死亡的,应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

2. 财产损失赔偿:涵盖车辆修理费、车辆重置费、营运车辆停运损失等直接财产损失。若造成其他物品损坏,也需照价赔偿。

3. 赔偿方式: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予以赔偿;仍有不足的,由侵权人承担。

4. 协商与诉讼:双方可先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解决。诉讼时需准备事故责任认定书、相关损失证据等材料,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肇事死亡赔偿金归谁所有

肇事死亡赔偿金并非遗产,但分配可参照遗产处理原则。

一般来说,其分配主体主要包括近亲属。

第一顺序近亲属通常为配偶、子女、父母。他们之间会根据与死者的亲密程度、生活依赖程度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

比如配偶,若与死者感情深厚且在经济上有一定依赖,可能会适当多分配。子女若年幼,需要抚养教育费用,也应给予适当考虑。父母若年老体弱,依靠死者赡养,同样在分配中会予以照顾。

在具体分配时,通常会先扣除丧葬费用等必要支出,然后在近亲属间协商确定具体份额。协商不成的,可通过诉讼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决,以确保分配的公平合理,保障各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肇事至人死亡逃逸判多久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