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8种情形》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8种情形

交通肇事逃逸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以下是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8种情形: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

2.当事人自认无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

3.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却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又返回。

4.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

5.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

6.在接受调查期间逃匿。

7.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表明其应知道发生了事故。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且强行离开现场。

出现以上情形,肇事者需承担相应法律后果。为维护法律公正和受害者权益,发生事故应积极面对、妥善处理。

二、无证驾驶加酒驾加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无证驾驶、酒驾和肇事逃逸均属严重违法行为,处罚依据违法情节轻重而定。

无证驾驶方面,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机动车,可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还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酒驾分为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饮酒驾驶机动车,处暂扣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再次饮酒驾驶,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肇事逃逸处罚视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不同。若未构成犯罪,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若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若同时存在无证驾驶、酒驾和肇事逃逸情节,会合并考量各项违法情形,依法从重处罚。具体量刑需结合实际案件情况判断。

三、被判定肇事逃逸后对以后有什么影响

被判定肇事逃逸后会产生多方面影响:

1.刑事责任:肇事逃逸可能构成犯罪。若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将被追究刑事责任。量刑通常比未逃逸情况更重,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民事赔偿:逃逸者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即使有证据证明对方有过错,也可能无法减轻赔偿责任。受害者可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一系列费用。若赔偿金额巨大,逃逸者可能面临长期经济压力。

3.行政处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此外,还会面临罚款,罚款金额在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

4.个人信用及生活:肇事逃逸记录会进入个人信用档案,对个人信贷、就业、出国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在一些职业中,如有此类违法犯罪记录,可能会失去工作机会或无法从事某些特定职业。

以上是关于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8种情形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