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肇事逃逸赔偿误工费怎么赔偿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肇事逃逸赔偿误工费怎么赔偿的

肇事逃逸者赔偿误工费,需根据以下方面确定赔偿方式和金额:

第一,误工时间。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若因伤致残持续误工,误工时间可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第二,收入状况。分两种情况: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需提供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工资流水、误工期间扣发工资证明等;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若无法举证证明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可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赔偿公式为: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

若肇事逃逸者拒绝赔偿误工费,受害者可收集相关证据,如医院诊断证明、劳动合同、工资单等,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诉讼过程中,受害者需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误工事实和损失金额。

二、车辆肇事车主主要责任赔偿多少

车辆肇事中车主负主要责任时,赔偿数额需依据具体情况确定。

赔偿项目包含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若造成残疾,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造成死亡的,应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等。

赔偿比例方面,在交强险限额内,由保险公司全额赔偿。超出交强险限额部分,车主通常承担70%-90%的赔偿责任,具体比例要结合事故实际情况,由法院或相关部门判定。比如双方都是机动车,车主可能承担70%;若一方是机动车,另一方是非机动车或行人,车主承担的比例可能达到80%-90%。

计算赔偿数额时,需收集相关证据,如医疗费用票据、误工证明、伤残鉴定报告等。若双方能就赔偿达成一致,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受害人可通过诉讼途径,由法院判决赔偿数额。

三、非机动车肇事逃逸怎么划分责任

非机动车肇事逃逸的责任划分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非机动车驾驶人在事故发生后逃逸,且逃逸行为致使事故责任无法认定,逃逸方通常承担全部责任。例如,非机动车撞人后直接逃离现场,导致现场证据灭失,无法确定双方在事故中的具体行为和过错程度,此时逃逸的非机动车驾驶人要负全责。

若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逃逸方的责任。比如,在事故发生时,被撞行人存在闯红灯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即使非机动车驾驶人逃逸,其责任也可能因对方的过错而适当减轻。

若各方均无导致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但如果有一方逃逸,不能简单判定为无责任,逃逸行为本身会对责任划分产生影响,一般逃逸方会被认定承担一定责任。

此外,逃逸行为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处警告或者罚款等处罚。具体责任划分应以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现场勘查、调查等情况作出的认定为准。

以上是关于肇事逃逸赔偿误工费怎么赔偿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