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肇事逃逸起诉后肇事者仍不赔偿怎么办》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肇事逃逸起诉后肇事者仍不赔偿怎么办
肇事逃逸起诉后肇事者仍不赔偿,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首先,在获得胜诉判决后,若肇事者在规定的履行期限内未赔偿,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其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其名下的房产、车辆等财产。
其次,若肇事者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受害者可向法院提出控告,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促使其履行赔偿义务。
另外,若发现肇事者存在恶意转移财产等行为,可通过法律途径撤销其转移财产的行为,以保障自身权益。
最后,若肇事者确实暂时没有赔偿能力,可与对方协商分期赔偿。若其态度恶劣且长期拒不赔偿,可定期追踪其财产状况,一旦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及时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二、肇事逃逸两方达成协议交警还会处罚吗
肇事逃逸后双方达成协议,交警仍会进行处罚。肇事逃逸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损害了公共交通秩序和法律权威,不能仅因双方达成协议就免除处罚。
根据法律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如果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双方达成的协议主要涉及民事赔偿方面,解决的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责任问题,如赔偿损失、补偿精神损害等。而交警对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罚属于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是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安全和交通秩序。所以,即便双方就民事赔偿等事项达成协议,交警依然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对肇事逃逸行为作出相应处罚。
三、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后抢救无效如何处理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后经抢救无效,这种情况性质严重,法律处理有明确规定。
首先,肇事者的行为涉嫌交通肇事罪。依据相关法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其次,在民事赔偿方面,肇事者要承担对死者家属的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涵盖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再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最后,若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公安机关会进行侦查,收集证据;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判。在此过程中,受害者家属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肇事者给予民事赔偿。
以上是关于肇事逃逸起诉后肇事者仍不赔偿怎么办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