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交警抓人才算逃逸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交警抓人才算逃逸吗
并非只有交警抓人时才认定为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认定逃逸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比如,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明知道事故发生,却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或者虽然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还有在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等情形,都可认定为逃逸,而不取决于交警是否来抓人。
即使没有交警介入,只要符合逃逸的构成要件,就属于逃逸行为。例如,双方发生轻微碰撞,一方自知有错,害怕承担责任,未与对方协商便直接驾车离开,这显然构成逃逸。之后交警介入调查,也会依据证据认定其逃逸事实。所以,逃逸的认定基于行为本身的性质,而非交警抓人的时间节点。
二、交警怎么处理逃逸人
交警处理逃逸人会遵循一系列规范流程。
发现逃逸情况后,交警会立即展开调查,通过现场勘查、调取监控、询问证人等方式,收集与逃逸相关的线索和证据,确定逃逸车辆及人员特征。
若逃逸人被及时查获,交警会对其进行控制,并依法进行询问,调查逃逸的具体情况。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如果逃逸行为构成犯罪,交警会将案件移交至刑事侦查部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处理过程中,交警还会安排逃逸人对事故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包括车辆维修费用、医疗费用等。同时,会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对逃逸人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如暂扣、吊销驾驶证等。
三、交警怎么认定你逃逸
交警认定逃逸行为,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第一,主观方面,逃逸者需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若当事人仅是因惊慌失措离开现场,之后又主动返回配合处理,可能不被认定为逃逸;若明知发生事故,为躲避责任而逃离,则符合逃逸主观要件。
第二,客观行为上,存在逃离事故现场的举动。包括在事故发生后,未停留保护现场、救助伤者和配合交警调查,径直驾车或弃车逃离。比如,在碰撞发生后,司机未下车查看情况,直接驾车驶离。
第三,从证据角度,交警会依据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监控视频等判定。现场的刹车痕迹、车辆碰撞痕迹能反映事故发生时的情况;证人目睹的当事人行为可作为重要参考;监控视频能直观呈现事发经过和当事人后续动向。
此外,有些情况看似逃逸但有合理解释,如当事人因受伤需立即就医而离开,经核实情况属实,可不认定为逃逸。总之,交警会依据具体事实和证据,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认定逃逸行为。
以上是关于交警抓人才算逃逸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