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被父母家暴怎么办》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被父母家暴怎么办

遭遇父母家暴,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及时寻求安全庇护:第一时间离开暴力现场,前往安全的地方,如亲戚、朋友家,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2.保留证据:在家暴发生后,应尽快收集相关证据,如受伤的照片、医院的诊断证明、报警记录、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在后续维权过程中至关重要。

3.寻求帮助:可向当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妇联等组织反映情况,这些组织会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对父母进行教育和调解。

4.报警:遭受家暴后应立即报警,公安机关会及时出警制止暴力行为,并根据情节轻重对施暴者进行相应的处罚。

5.申请保护令:可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父母实施家庭暴力,禁止其骚扰、跟踪、接触受害者,责令其迁出受害者住所等。

6.寻求心理支持:家暴可能会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创伤,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未成年人在遭遇家暴时,要勇敢地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被家暴骨折法律判多久

被家暴致骨折,施暴者可能涉及不同罪名,量刑有所不同。

若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骨折一般需经伤情鉴定,若为轻伤二级以上,达到故意伤害罪的入罪标准。如只是轻微骨折,可能属轻伤;若粉碎性骨折等严重情况,很可能构成重伤。

若构成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家暴持续、经常地发生,符合虐待罪构成要件。

具体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情节、手段、后果、施暴者悔罪表现等因素。同时,受害者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施暴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

三、被家暴的一方能否起诉对方赔偿

被家暴的一方可以起诉对方赔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这里的损害赔偿涵盖物质损害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

从物质损害赔偿来看,家暴行为可能致使被家暴方身体受伤,由此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都可要求施暴方赔偿。

就精神损害赔偿而言,家庭暴力对被家暴方的精神会造成严重伤害,被家暴方可以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法院通常会结合家暴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以及所造成的后果、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来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

此外,即便不提起离婚诉讼,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若被家暴方遭受人身损害,也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要求施暴方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所以,被家暴方完全有权利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对方,以获得相应赔偿。

以上是关于被父母家暴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