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被监护人主要指哪些人》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被监护人主要指哪些人

被监护人主要指两类人。

第一类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缺乏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法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辨别行为后果并承担相应责任。为保护其合法权益、保障其健康成长,需设置监护人。监护人要对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如提供生活照料、教育培养、管理财产等。

第二类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包括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如因精神疾病、智力障碍等原因导致无法正确认知自己行为及其后果的人;还有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这些成年人因自身精神或智力状况,在民事活动中可能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合理维护自身权益。监护人要对他们的生活进行照顾,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其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确保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得到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二、被监护人能自己选择监护人吗

被监护人能否自己选择监护人,需依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心智状况判断。

对于未成年人而言,若其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在确定监护人时,应尊重其真实意愿。根据相关法律,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协议确定监护人,要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由相关部门指定监护人时,也会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但最终监护人的确定,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被监护人的权益最大化。

对于成年人,若其具备部分民事行为能力,在监护人选任方面,同样强调尊重其真实意愿。当成年人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时,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应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总之,被监护人有一定的选择监护人的权利,但需结合具体情况,在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

三、被监护人犯法监护人承担什么责任

被监护人犯法,监护人可能承担以下责任:

1.民事赔偿责任:依据《民法典》,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2.教育、管理责任:监护人有义务对被监护人进行教育和管理,防止其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若监护人未尽到教育、管理义务,导致被监护人犯法,可能会被认为存在监护失职。

3.可能的行政责任:在一些情况下,若监护人的失职行为较为严重,可能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例如,未履行好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致使未成年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相关部门可能对监护人进行训诫等。

总之,监护人需依法履行监护职责,若被监护人犯法,监护人要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以上是关于被监护人主要指哪些人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