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合同解除是无效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合同解除是无效吗
合同解除并非无效。合同无效与合同解除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具有明显区别。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存在法定的无效情形,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这些法定情形包括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无效合同自成立时起就不产生法律约束力,各方需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有过错的一方还应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合同解除则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自始或仅向将来消灭的行为。合同解除的方式有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通过协商一致或事先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解除合同;法定解除是指在出现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等。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综上,合同解除和合同无效存在本质差异,合同解除不是无效。
二、无效合同怎么判定
判定无效合同需依据法律规定,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形:
第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缺乏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其签订的合同无法产生法律效力。
第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这属于双方通谋的虚假行为,并非真实意思体现,所以合同无效。
第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这要求合同内容不得与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要求相冲突。
第四,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公序良俗是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合同不得违背这一原则。
第五,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若双方为谋取私利,损害第三方权益,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判定无效合同要综合考量合同签订主体、意思表示、内容等多方面因素,对照法律规定的情形进行判断。
三、合同无效什么后果
合同无效会产生以下后果:
1.返还财产: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例如,在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后,卖方需返还购房款,买方要返还房屋。
2.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在建设工程合同无效中,若发包方存在过错导致工程无法正常进行,给承包方造成损失,发包方需赔偿。
3.收归国有或返还集体、第三人: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4.合同自始无效:无效的合同自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效力,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无需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例如无效的租赁合同,双方不必再按照约定交付租金和提供租赁物。
以上是关于合同解除是无效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