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什么情形算无效合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什么情形算无效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的合同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签订的合同自然也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双方通过虚假意思表示掩盖真实目的,这种合同不反映当事人真实意愿,应认定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这里强调的是强制性规定,此类规定是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市场秩序,违反则合同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合同无效的除外。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统称,合同违背公序良俗,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风尚,应属无效。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双方恶意勾结,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合同无效。

若遇到合同是否无效的问题,需结合具体情况,依据上述法律规定准确判断。

二、合同无效是否该退款

合同无效通常需要退款。依据法律规定,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从退款原因来看,合同无效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双方未基于有效合同产生权利义务关系,接受对方给付财产的一方继续占有缺乏合法依据,所以要将财产退还。比如在买卖合同中,若合同被认定无效,卖方应退还买方支付的货款,买方应返还收到的货物。

存在不能返还或没必要返还的情形。不能返还可能是标的物已灭失、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等;没必要返还则指双方已消耗对方的给付,返还成本过高,此时可进行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若因卖方欺诈导致合同无效,买方除要求退款,还可要求卖方赔偿相应损失。

总之,合同无效一般要退款,但具体要结合实际情况,遵循法律规定妥善处理。

三、无效合同还用撤销吗

无效合同不用撤销。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是不同概念,适用不同法律规定。

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根据法律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无效合同自始无效,即从合同订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无需当事人去申请撤销。

可撤销合同是指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合同归于无效的合同。可撤销的情形包括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前是有效的,只有在撤销后才自始无效。

综上,无效合同本身已无法律效力,无需撤销,而可撤销合同需当事人行使撤销权才可能归于无效。

以上是关于什么情形算无效合同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