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无效合同或条款包括哪些内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无效合同或条款包括哪些内容
无效合同或条款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一是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欺诈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提供虚假信息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胁迫是以给对方及其亲友生命健康等造成损害相要挟,迫使对方违背意愿订立合同。
二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即合同双方或多方为谋取私利,合谋损害特定主体利益。
三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表面上合同形式合法,但实际目的是规避法律禁止性规定或从事非法活动。
四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等。
五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或条款。需注意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非任意规定。
此外,合同中的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以及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也无效。这些规定旨在维护合同的公平公正和交易秩序,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二、合同无效受害人该怎么办
合同无效后,受害人可按以下方式维护权益:
首先,若因合同无效遭受财产损失,可要求返还财产。即合同双方应将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如果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比如取得的是货物已无法返还,那就需按照货物价值折价补偿。
其次,对于合同无效存在过错的一方,需赔偿受害人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事实导致合同无效,该方要对受害人损失进行赔偿;若双方都有一定过错,就按过错程度分担损失。
再者,受害人应及时收集与合同签订、履行相关的证据,如合同文本、聊天记录、付款凭证、交付凭证等,以证明自身损失及对方过错。
最后,若与对方就损失赔偿等问题无法协商一致,受害人可通过诉讼或仲裁途径解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或仲裁机构提起申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认定合同无效的时间点
认定合同无效的时间点并无严格固定限制。一般而言,法院或仲裁机构在受理相关案件并经审理后,依据法律规定及事实情况作出合同无效的认定。
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其一,若当事人对合同效力产生争议并诉至法院或申请仲裁,司法或仲裁机关在审查中发现合同存在法定无效情形,在作出裁判文书时确定合同无效,该裁判文书生效之时即为合同被正式认定无效的时间点。其二,即使没有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只要合同存在诸如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等法定无效情形,自合同成立时起即不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合同自始无效。
需明确,合同无效的认定虽无特定时间点要求,但一旦发现存在无效情形,无论是当事人自行判断还是经司法等机关认定,合同的无效状态追溯至合同成立之时,其产生的法律后果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也随之确定。
以上是关于无效合同或条款包括哪些内容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