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买卖合同诈骗罪如何定罪》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买卖合同诈骗罪如何定罪

买卖合同诈骗罪的定罪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方面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亦能成为本罪主体。

(二)主观方面

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没有这种目的,只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欺诈行为,只能按合同纠纷处理。

(三)客体方面

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包括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也包括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四)客观方面

1. 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例如,虚构根本不存在的合同标的,或者故意隐瞒自己无履行能力的事实等。

2. 骗取财物数额较大。不同地区对于数额较大的标准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需要达到一定的金额标准才构成此罪。

司法机关会综合上述各个方面的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对买卖合同诈骗罪进行定罪。

二、什么样的买卖合同是诈骗

以下情况的买卖合同可能构成诈骗:

1. 虚构事实。例如一方根本没有货物或者服务可供出售,却与他人签订买卖合同骗取货款;或者虚构自身的履约能力,如声称自己有大规模的生产基地,但实际上并不存在。

2. 隐瞒真相。如故意隐瞒货物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权利瑕疵等重要信息。像出售已抵押且即将被银行行使抵押权的房产,却不告知买家这一情况。

3. 目的为非法占有财物。签订合同者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履行合同义务,只是想骗取对方的预付款、定金或者货物等,在取得财物后便消失不见或者拒不退还。

4. 利用合同进行欺诈性履行。例如在履行过程中,以次充好,用低质量的货物冒充合同约定的高质量货物,并且在对方发现问题后拒绝承担相应责任,或者拒不作出合理赔偿或补偿。

三、买卖合同怎么样才算诈骗

在买卖合同中,以下情形可能构成诈骗:

1. 虚构事实方面。如果一方根本没有货物可供出售,却谎称有货物与他人订立买卖合同,骗取对方的货款;或者虚构自己的履约能力,例如声称自己有大型仓库、众多运输车辆等足以保证合同履行,但实际并不存在。

2. 隐瞒真相方面。例如隐瞒货物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货物已被抵押或查封等影响合同履行的关键事实,使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并遭受损失。

3. 主观故意方面。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签订合同只是其骗取财物的手段,而不是真正为了进行交易。比如收到货款后立马逃匿,不履行交货义务,也没有退款的意图。

总之,判断买卖合同是否构成诈骗,关键要看是否存在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否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并作出财产处分,以及欺诈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等因素。

以上是关于买卖合同诈骗罪如何定罪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