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最新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规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最新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规定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其最新量刑标准规定如下:

二、贷款诈骗罪的适用主体有哪些行为

贷款诈骗罪的适用主体主要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其相关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例如虚构一个并不存在的投资项目,以此向银行申请贷款。

二是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诈骗贷款。比如伪造买卖合同等经济合同,让银行相信其有真实的交易背景而发放贷款。

三是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诈骗贷款。像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资产证明等文件来获取银行信任从而得到贷款。

四是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例如用伪造的房产证作抵押申请贷款。

五是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比如先借贷后采用欺骗手段拒不归还贷款等。总之,只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手段骗取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为,都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

三、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有哪些

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以下为你详细阐述:

一是刑事责任年龄方面,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在贷款诈骗犯罪中,只有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才可能对其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即便实施了贷款诈骗相关行为,也不构成本罪。

二是刑事责任能力方面,要求行为人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贷款诈骗行为的性质、后果等,并且能够依据自身意志支配实施该行为。例如,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实施贷款诈骗行为,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需注意的是,若单位组织、策划、实施贷款诈骗行为,应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不能以贷款诈骗罪追究单位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最新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规定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