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合同诈骗罪和非法集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合同诈骗罪和非法集资区别
合同诈骗罪和非法集资存在多方面区别:
- 犯罪客体:合同诈骗罪主要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市场交易秩序;非法集资犯罪侵犯的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 客观行为:合同诈骗罪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非法集资通常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表现形式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
- 欺骗手段:合同诈骗中,欺骗围绕合同条款、标的等与交易相关的内容;非法集资主要以高回报、高利息为诱饵,吸引不特定对象参与集资。
- 受害人范围:合同诈骗罪一般是特定的合同相对方;非法集资的受害人是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涉及人数众多。
- 法律后果:两罪量刑都与犯罪数额相关,但侧重点不同。合同诈骗罪量刑主要考虑诈骗金额和情节;非法集资犯罪量刑除金额和情节外,还关注对金融秩序的破坏程度。
二、单位合同诈骗金额量刑标准
单位合同诈骗的量刑标准根据诈骗金额不同有所区别。
若单位合同诈骗数额在 20 万元以上不满 100 万元,属于“数额较大”。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在 100 万元以上不满 500 万元,认定为“数额巨大”。单位被判处罚金,相关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在 500 万元以上,则为“数额特别巨大”。单位会被判处罚金,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司法实践中,量刑还会综合考虑犯罪情节、悔罪表现、退赃退赔等情况。法院会全面衡量,以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三、合同诈骗罪同伙的立案标准
合同诈骗罪同伙的立案标准与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一致。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合同诈骗罪中,同伙指与实施诈骗的主犯存在共同故意,共同实施诈骗行为的人。同伙可能负责不同环节,如协助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帮助转移、销售诈骗所得财物等。只要同伙参与了合同诈骗的相关行为,且诈骗数额达到二万元以上,就会被认定构成合同诈骗罪并予以立案。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同伙的认定,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与主犯共同的犯罪故意以及实施了相应的帮助行为。即便同伙未直接实施诈骗行为,但为诈骗行为提供了实质性帮助,也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总之,合同诈骗罪同伙的立案,主要看诈骗数额是否达标及是否存在共同犯罪行为。
以上是关于合同诈骗罪和非法集资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