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怎样认定合同诈骗罪行为方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怎样认定合同诈骗罪行为方式

合同诈骗罪的行为方式认定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 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不法分子虚构根本不存在的单位,或未经他人允许使用其名义订立合同,以此骗取对方信任。

2.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利用虚假的金融票据或产权证明,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从而签订合同。

3.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先小额履行或部分履行,骗取对方进一步信任后,实施更大的诈骗行为。

4. 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在取得对方财物后,直接消失不见,非法占有对方财产。

5.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如隐瞒真相、设置陷阱等手段,利用合同骗取对方财产。

认定合同诈骗罪的行为方式,需结合具体案件,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依据刑法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判断。

二、怎样认定诈骗罪的未遂与罪数

1. 诈骗罪未遂的认定

诈骗罪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诈骗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着手实施诈骗行为,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的行为。例如,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试图骗取他人财物。未得逞则表现为被害人没有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物,或者虽然处分了财物,但行为人最终未能实际取得财物。判断是否得逞,关键在于被害人是否因行为人的诈骗行为而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该错误认识对财物作出了处分。

2. 诈骗罪罪数的认定

- 一罪的情形:当行为人实施一个诈骗行为,骗取一个对象的财物,符合一个诈骗罪构成要件时,认定为一罪。例如,仅针对一人,以单一的诈骗手段骗取其财物。

- 数罪的情形:如果行为人实施多个诈骗行为,分别针对不同对象或采用不同手段,且各个行为都独立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则应认定为数罪。此外,当诈骗行为与其他犯罪行为存在牵连关系时,如为实施诈骗而伪造公文,应按照牵连犯的原则,从一重罪处罚;若诈骗行为与其他犯罪行为不存在牵连关系,如在诈骗过程中又实施了抢劫罪,则应数罪并罚。

三、怎样认定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认定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需从以下方面判断:

- 主体方面: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个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即可成为犯罪主体;单位实施犯罪行为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

- 主观方面: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这包括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而故意签订合同,或者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故意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 客体方面: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又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

- 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情形有: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等。

司法实践中,认定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需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判断。

以上是关于怎样认定合同诈骗罪行为方式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