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怎样才算合同诈骗罪》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怎样才算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犯罪行为。以下情形构成合同诈骗罪:

1. 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例如,使用虚假的公司名称与他人签订合同,或者未经授权冒用他人身份签订合同。

2.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比如,用已经过期作废的支票作为合同履行的担保。

3.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即本身无能力完成合同义务,先小额履约获取信任后,再实施诈骗。

4. 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收到对方财物后直接消失,不履行合同。

5.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构成合同诈骗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观上实施了上述诈骗行为,且诈骗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来认定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二、怎样构成保险诈骗罪

保险诈骗罪的构成需满足以下条件:

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具体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其他不具备这些身份的人不能单独构成此罪,但可能构成共犯。

主观要件

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获取保险金的目的。过失不构成此罪。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保险公司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的保险制度。

客观要件

表现为实施了保险诈骗行为,具体情形有:

1. 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

2.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

3.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4. 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5. 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主体、主观、客体和客观四个方面的条件,才能构成保险诈骗罪。

三、怎样才能构成诈骗罪

构成诈骗罪需满足以下条件:

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目的是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这种错误认识作出财产处分,既可以是直接交付财产,也可以是承诺处分财产。最终,被害人因财产处分而遭受财产损失,行为人获得财产利益。

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故意。这种故意应产生于实施欺诈行为之前,即行为人在实施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行为时,就已打算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主体上,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但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较大的,应依照诈骗罪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需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确保不枉不纵。

以上是关于怎样才算合同诈骗罪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中天法律咨询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