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撤销股权赠与法律允许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撤销股权赠与法律允许吗

撤销股权赠与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但分为不同情形。

一般情况下,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对于股权赠与,若尚未完成股权变更登记,意味着股权权利尚未转移,此时赠与人可行使任意撤销权撤销赠与。

不过,存在例外情况。如果赠与合同经过公证,或者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即便股权未转移,赠与人也不能任意撤销。

另外,当受赠人出现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合法权益、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情形时,赠与人可以行使法定撤销权。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若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其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二、撤资与转让股权的区别

撤资和转让股权存在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主体关系方面。撤资是股东与公司之间的行为,意味着股东从公司撤回投入的资金,会使公司的注册资本减少。而转让股权是股东之间或股东与第三方之间的交易,不影响公司的注册资本,只是公司股东发生了变更。

对公司影响不同。撤资会导致公司资产减少,可能影响公司的运营和偿债能力。若大规模撤资,可能引发公司资金链紧张。转让股权仅改变公司的股东结构,公司的资产和运营通常不受影响,正常业务可继续开展。

法律程序有别。撤资需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如召开股东会、进行减资公告、修改公司章程等,手续较为复杂。转让股权相对简便,一般只需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即可。

税务处理不同。撤资时,股东收回的资金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超过初始出资的部分,需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转让股权时,转让方需就转让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

三、撤资和股权转让的区别

撤资和股权转让存在明显区别:

1.定义与本质:撤资是指股东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投资,导致企业注册资本减少,是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而股权转让是股东将其持有的股权转让给其他个人或组织,只是股东身份和股权比例的变更,公司注册资本不变,是股东之间或股东与第三方之间的法律关系。

2.对公司影响:撤资会使公司的资产和注册资本减少,可能影响公司的经营规模和偿债能力。股权转让只是股东的更替,公司的资产和注册资本不受影响,公司的运营通常能保持正常连续性。

3.程序要求:撤资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公司章程进行,一般要经过股东会决议、通知债权人、公告、变更登记等复杂程序。股权转让相对简便,通常只需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即可。

4.税务处理:撤资时,股东收回的金额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股权转让中,转让方需缴纳所得税,如为个人转让,缴纳个人所得税;如为企业转让,缴纳企业所得税。

以上是关于撤销股权赠与法律允许吗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