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比例有哪些规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比例有哪些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比例规定如下:
第一,法律未强制规定出资比例。股东可自行协商确定各自的出资比例,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即可。
第二,出资比例影响股东权利。出资比例决定股东在公司的表决权、分红权等权利的大小。一般情况下,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第三,出资比例与责任承担相关。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东出资比例越高,其对公司承担的责任相应越大。
第四,修改公司章程等重大事项需特定比例通过。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这里的表决权比例通常与出资比例相关。
总之,股东出资比例在公司运营中至关重要,关乎股东权利、责任和公司决策等多方面。
二、股东没有实缴出资,能否被执行呢
股东没有实缴出资,在一定情形下可以被执行。
在公司正常运营时,股东未实缴出资主要依据公司章程和股东间协议承担违约责任。但当公司作为被执行人,出现不能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债务的情况,且股东未届出资期限而未实缴出资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符合股东出资加速到期的条件,法院可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要求其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一般有两种常见情形会导致股东出资加速到期。一是公司破产,进入破产程序后,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出资应视为到期,需向公司履行出资义务以清偿债务。二是公司具备破产原因但未申请破产,这种情况下股东的出资也可能加速到期,被法院追加为被执行人承担责任。
总之,股东未实缴出资存在被执行的可能性,具体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判断。
三、公司法对股东虚假出资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样的
公司法对股东虚假出资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股东方面,虚假出资的股东应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同时,要补足差额,即向公司足额缴纳其认缴的出资额。若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存在过错,需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登记机关会对虚假出资的股东进行处罚,可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当公司债权人要求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时,法院会予以支持。如果股东在公司设立时虚假出资,公司的发起人与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不过,公司的发起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此外,若虚假出资情节严重,有可能触犯刑法,构成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这些规定旨在维护公司资本充实原则,保障公司、其他股东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比例有哪些规定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中天法律咨询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