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诉讼时效规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诉讼时效规定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这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比如患者经检查确诊因医疗行为导致损害后果,此时就属于知道权利受损;若虽未确诊,但根据一般常识和自身情况能推断出可能存在医疗损害,也视为应当知道。
不过,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诉讼时效存在中止、中断的情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法定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而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二、医疗事故立案需要递交什么材料
医疗事故立案需准备以下材料:
1.起诉状:要明确原告、被告信息,写清诉讼请求,如要求赔偿的具体金额、承担后续治疗费用等,同时阐述事实与理由,详细描述医疗事故发生经过。
2.原告身份证明材料:原告为自然人,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若为法人或其他组织,要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3.被告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渠道获取,包含医疗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
4.医疗相关证据:病历资料是关键,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检查报告、手术记录等,能反映患者诊疗全过程;此外,各类检查检验单据、诊断证明等也可作为证据,用以证明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及与损害结果间的因果关系。
5.损害后果的证据:如身体受到伤害的,提供伤残鉴定报告;涉及财产损失的,提供相关费用票据,如医疗费发票、交通费票据等。
6.授权委托材料:委托律师或他人代理诉讼的,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相关身份证明。
三、医疗纠纷责任追究的内容是什么
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内容包含多方面。
人员责任方面,对于直接导致纠纷的医护人员,若其存在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行为,要承担相应责任。比如医生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用错药导致患者损害,该医生需担责。情节较轻的,可能面临内部批评、警告、罚款等处分;情节严重的,会给予记过、降级、撤职等处分,甚至吊销执业证书。
科室责任上,科室负责人若管理不善,如未对医护人员进行有效培训、监督不力等,导致科室频繁出现医疗纠纷,科室要承担管理责任。可能会影响科室的绩效考核、奖金分配等。
医院责任方面,医院若在设施设备、药品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缺陷,引发医疗纠纷,医院要承担相应责任。医院可能需对患者进行经济赔偿,还可能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同时,医院声誉也会受损,影响后续的业务开展。
此外,对于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故意隐瞒事实、阻碍调查的相关人员,也会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诉讼时效规定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中天法律咨询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