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保证合同诉讼时效中断》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保证合同诉讼时效中断
保证合同诉讼时效中断指在保证合同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法定事由的发生致使已经进行的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待中断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根据法律规定,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这是因为一般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债权人需先对主债务人提起诉讼或仲裁并就主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时,才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所以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同样会影响保证债务诉讼时效。
而在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因为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与主债务人的地位相对独立。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包括债权人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等。债权人通过这些方式积极主张权利,会导致保证合同诉讼时效中断。时效中断旨在督促债权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二、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如下:
1.主体不适格导致无效。机关法人提供保证的,保证合同无效,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提供保证的,保证合同无效。
2.主合同无效导致保证合同无效。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未经授权导致无效。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违反公司法关于公司对外担保决议程序的规定,超越权限代表公司与相对人订立保证合同,相对人非善意的,该代表行为无效。
4.相对人与保证人恶意串通。若存在恶意串通的情形,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保证合同无效。
5.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如果签订保证合同是为了掩盖非法目的,该保证合同会被认定无效。
当保证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三、保证合同的管辖应该怎么确定
保证合同管辖的确定规则如下:
第一,若保证合同中约定了管辖法院,且该约定符合法律规定,即约定的法院属于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同时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那么按照约定确定管辖法院。
第二,若保证合同没有约定管辖法院,按照法定管辖规则处理。一般情况下,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在保证合同中,被告包括主债务人和保证人。至于合同履行地,若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第三,主合同和保证合同选择管辖的法院不一致的,应当根据主合同确定案件管辖。这是因为保证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以主合同的管辖确定保证合同管辖,更有利于纠纷的统一处理。
以上是关于保证合同诉讼时效中断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