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保证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保证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保证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在一般保证中,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后,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
在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不过,诉讼时效可因法定事由而中断、中止。中断事由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中止事由如不可抗力等,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若超过诉讼时效起诉,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证属实的,人民法院会驳回权利人的诉讼请求。所以,权利人应及时在诉讼时效内主张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保证合同允许口头订立吗
保证合同不允许仅以口头形式订立。根据《民法典》规定,保证合同是要式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订立。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也视为书面形式。
法律要求保证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主要是因为保证合同涉及保证人的重大利益,书面形式能明确各方权利义务,避免日后发生纠纷时因无明确证据导致责任难以认定。若仅有口头保证,一旦出现争议,由于缺乏书面凭证,债权人很难举证证明保证关系的存在及具体内容,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也难以确定。所以,为保障各方合法权益,保证合同需以书面形式订立。
三、保证合同成立需具备的条件
保证合同成立需具备以下条件:
1.当事人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保证合同当事人应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保证合同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保证合同,若未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也不发生效力。
2.意思表示真实。保证人与债权人签订保证合同的意思表示应是自愿、真实的,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形。若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保证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
3.内容合法。保证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比如,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保证的合同无效。
4.形式符合要求。保证合同可以是单独订立的书面合同,也可以是主债权债务合同中的保证条款。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作出保证,债权人接收且未提出异议的,保证合同成立。
以上是关于保证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中天法律咨询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