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期间是多久》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期间是多久

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该类诉讼适用特殊诉讼时效规定,即三年。

这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被侵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不过,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及时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至关重要。被侵权人应留意诉讼时效问题,在规定时间内主张权利,避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胜诉权。同时,由于环境损害案件往往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建议当事人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以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污染环境罪追诉标准是多少条法律

污染环境罪的追诉标准并非对应某一条法律,而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补充规定》等相关司法解释明确。

根据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致使三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

三、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有哪些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如下:

第一,须有污染环境的行为。污染环境的行为既可以是作为,如企业向河流直接排放污水;也可以是不作为,如不按照规定处理危险废物。该行为通常表现为排放有害物质和有害废弃物、散发有害气体、产生噪声等。

第二,须有损害事实存在。损害事实指受害人因接触或暴露于被污染的环境,而受到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权益损害等后果。人身伤害包括健康受损、患病甚至死亡;财产损失如农作物减产、养殖物死亡等;环境权益损害表现为生活环境质量下降。

第三,污染环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受害人所受损害是因行为人污染环境的行为所导致。由于环境侵权具有间接性、复杂性、潜伏性等特点,因果关系的认定往往比较困难,常采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只要能证明污染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盖然性联系,就可认定因果关系成立。

一般而言,环境侵权民事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只要其实施了污染环境的行为并造成损害,就应承担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期间是多久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