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纠纷诉讼时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纠纷诉讼时效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这一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比如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发现身体出现异常,经检查确定是之前医疗行为所致,此时就开始计算诉讼时效。但有特殊情况,若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不过,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实际处理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纠纷时,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一旦发现可能存在医疗损害,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士,在诉讼时效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若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二、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开庭都审什么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开庭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1.主体资格:核实原、被告双方的身份信息,确保诉讼主体适格。原告需证明其是因医疗行为受到损害的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等,被告则要确认是相关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

2.医疗事实:包括患者的就医过程,如何时何地就诊、接受了哪些检查和治疗措施等。双方需就医疗行为的具体情况进行陈述和举证。

3.过错认定:原告要举证证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存在过错,如违反诊疗规范、未尽到注意义务等。被告可进行反驳和举证,证明自身医疗行为符合规范,不存在过错。

4.因果关系:审查医疗过错与患者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通常需要专业的医学鉴定来确定。

5.损害后果:明确患者因医疗行为遭受的具体损害,如身体伤害、精神痛苦、经济损失等,并对损失情况进行举证,如医疗费用清单、误工证明等。

6.赔偿诉求:原告提出的赔偿项目和金额,法院会审查其合理性和合法性。

庭审中,双方会进行陈述、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法院依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查明事实,适用相关法律作出判决。

三、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属于什么案由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属于合同、准合同纠纷这一案由大类下的具体案由。

在我国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体系中,案由按照从大到小、从概括到具体进行编排。合同、准合同纠纷是一级案由,之下细分了众多二级案由、三级案由和四级案由。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是三级案由,属于合同纠纷类别。

医疗服务合同是指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就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合同。当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患者认为医疗机构未按约定提供符合标准的医疗服务,或者医疗机构认为患者未按规定支付医疗费用等情况发生时,就可能引发医疗服务合同纠纷。这种纠纷通常围绕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等方面展开,与医疗侵权纠纷有所不同,医疗侵权纠纷着重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行为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侵权责任认定。

以上是关于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纠纷诉讼时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