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事故致人死亡诉讼时效规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事故致人死亡诉讼时效规定

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诉讼时效适用《民法典》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这里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指患者或其家属应当具备知晓权利被侵害的合理条件。比如,在医疗过程中发现明显的医疗过错导致患者死亡,从发现之时起算;若当时未能察觉,之后通过专业鉴定等途径才知晓,则从知晓之日起算。

但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也就是说,即便权利人在多年后才知道权利被侵害,若从损害实际发生已超二十年,通常无法通过诉讼主张权利,除非有特殊情形经法院批准。

此外,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法定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二、打医疗纠纷的官司请律师重要吗

打医疗纠纷官司,聘请律师非常重要。

医疗纠纷案件专业性强,涉及医学和法律双重专业知识。律师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诉讼经验,能够准确分析案件,找出关键问题,为当事人制定合理的诉讼策略。

医疗纠纷中证据的收集和固定至关重要。律师可以指导当事人收集病历、检验报告等关键证据,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在面对医疗机构时,律师凭借专业能力和职业身份,更有利于获取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

庭审过程中,律师能熟练运用法律规定进行辩论。他们熟悉诉讼程序,知道如何在法庭上有效表达观点,反驳对方观点,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相比当事人自行辩护,律师的专业辩论更能说服法官,增加胜诉的可能性。

医疗纠纷涉及的赔偿项目和计算方式复杂。律师可以帮助当事人准确计算赔偿金额,避免漏算或低估损失。

因此,打医疗纠纷官司请律师很重要,能为当事人提供专业支持和保障。

三、医疗事故诉讼时效中断的原因是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以下为诉讼时效中断的原因: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在医疗事故中,若患者或其家属向医疗机构明确提出赔偿等相关要求,就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比如患者向医院发送书面索赔函,要求医院对医疗事故进行赔偿。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当医疗机构承认医疗事故责任,并表示愿意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等,诉讼时效中断。例如医院书面承诺会对患者的损失进行赔偿。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患者或其家属向法院提起医疗事故诉讼,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从提交诉状或仲裁申请时起,诉讼时效中断。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如申请支付令、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等,也会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致人死亡诉讼时效规定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