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环境污染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环境污染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环境污染侵权诉讼时效为三年,自被侵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此均有规定。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而环境保护法进一步明确,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这样规定是考虑到环境污染损害具有潜伏性、复杂性等特点,损害结果可能不会立即显现,三年的诉讼时效更有利于被侵权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不过,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被侵权人需留意诉讼时效问题,及时收集相关证据、采取法律措施,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污染环境的侵权责任有哪些类型

污染环境的侵权责任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过错责任指污染者主观有故意或过失时才承担侵权责任;无过错责任则不考虑污染者主观过错,只要其行为造成环境污染损害,就需担责。多数环境污染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以加强对受害人保护和对污染行为规制。

2.单独责任与共同责任:单独责任是由一个污染者实施污染行为致损所承担的责任;共同责任是两个或以上污染者共同实施污染行为致损,他们需承担连带责任或按份责任。若共同侵权,各污染者承担连带责任;按份责任依各污染者行为对损害结果的原因力大小确定责任份额。

3.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财产责任主要是赔偿损失,包括对受害人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赔偿,以及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等。非财产责任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可及时制止污染行为,防止损害扩大。

4.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指污染者违反环境行政法律法规,由环境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民事责任是对受害人承担赔偿损失等民事救济;刑事责任则是污染行为构成犯罪时,污染者要承担刑罚处罚。

三、环境污染案件的管辖法院是什么

环境污染案件的管辖法院分为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

地域管辖方面,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引发的侵权纠纷,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发生地和损害结果发生地。

级别管辖上,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发生地、损害结果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中级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在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后,裁定将本院管辖的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交由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对于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案件,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集中管辖。

此外,海事法院受理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专门的管辖规则。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结合上述管辖规定,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是关于环境污染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