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工伤鉴定后的诉讼时效是多久》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工伤鉴定后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工伤鉴定后的诉讼时效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区别。

若通过劳动仲裁程序解决工伤赔偿纠纷,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可能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若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若期满不起诉,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此外,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同样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二、工伤官司一般最慢拖多久结案

工伤官司最慢结案时间受多种程序及因素影响。

工伤认定程序中,社保行政部门一般应在受理申请后60日内作出认定决定,情况复杂的可能延长。对认定结论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期限通常为受理申请后60日内,特殊情况可延长30日;行政诉讼一审一般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判决,二审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劳动能力鉴定,一般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结论,必要时可延长30日。

若就工伤赔偿产生争议,需先进行劳动仲裁,仲裁委应在受理仲裁申请后45日内结束,案情复杂可延长15日。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起诉,一审普通程序审理期限为6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二审审理期限为3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

综上,工伤官司若经历全部程序,最慢可能耗时数年才会结案。

三、工伤鉴定后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工伤鉴定后的诉讼时效需分情况确定。

若走劳动仲裁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进入民事诉讼阶段,当事人需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工伤鉴定后,劳动仲裁时效通常为一年,不服仲裁结果提起民事诉讼的时效是十五日。

以上是关于工伤鉴定后的诉讼时效是多久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