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留置后什么时候收监》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留置后什么时候收监
留置是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采取的一种调查措施,而收监是刑事诉讼执行阶段的一种情况,两者分属不同阶段。
一般来说,如果被留置人员经调查存在犯罪事实,监察机关调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法院作出有罪判决且判决生效,符合收监条件(如判处有期徒刑等需要实际限制人身自由执行刑罚的情况)时才会收监。具体而言,整个流程包括监察机关的调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法院审判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法定的程序和期限规定,在走完这些法定程序并确定有罪和相应刑罚后才会涉及收监问题。
二、家属有留置人员吗
如果您想问家属是否可能成为留置人员,留置是监察机关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所采取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调查措施。
如果家属自身涉嫌此类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行为,是有可能被留置的。比如家属利用公职人员的影响力收受贿赂,并且达到了法律规定的严重程度,监察机关依法可以对其进行留置调查。但如果家属没有参与到这些违法犯罪活动中,正常情况下不会成为留置人员。
三、构留与留置的区别
在我国法律语境下,没有“构留”这一法律术语,仅有“留置”。
留置是一种法定的担保物权,主要适用于债权人已经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的情形。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有权留置该动产,并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例如在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中,可能会产生留置权。
如果是将“构留”表述为行政拘留中的“拘留”的错误表述,那么二者区别明显。行政拘留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作出的短期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措施。而留置主要是一种在特定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目的在于保障债权的实现,二者的性质、适用情形、目的、实施主体等方面完全不同。
以上是关于留置后什么时候收监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