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自助和留置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自助和留置的区别
自助行为和留置权有以下区别:
(一)概念性质方面
1. 自助行为是一种私力救济手段。是权利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情况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而为法律或社会公德所认可的行为。
2. 留置权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是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二)适用范围方面
1. 自助行为适用范围较广,可以在多种权利受到侵害且情况紧急时适用,比如人身权利受到侵害时限制加害人的人身自由等(在合法合理范围内),也可在财产权受到侵害时对相关财产采取措施。
2. 留置权主要适用于债权债务关系当中,是基于特定合同关系产生的,例如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等,并且仅限于动产。
(三)权利行使的限制方面
1. 自助行为必须是情况紧急来不及请求公力救济时才可实施,且实施手段必须合理适当,不得超过必要限度。
2. 留置权的行使需符合法定条件,如须合法占有动产、债权已届清偿期等。
二、自助行为和留置区别
自助行为和留置存在以下区别:
(一)概念性质方面
1. 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受到不法侵害之后,为保全或者恢复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迫而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的行为。它是一种私力救济手段。
2. 留置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这是一种法定的担保物权。
(二)适用条件不同
1. 自助行为的适用条件较为严格,要求是情况紧急来不及请求公力救济,并且如果不实施自助行为权利将难以实现。
2. 留置要求存在合法有效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且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未按约定期限履行债务等条件。
(三)目的有所差异
1. 自助行为目的主要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权利,防止权利受损或难以恢复。
2. 留置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到清偿。
三、自主行为和留置区别
自主行为和留置存在以下区别:
(一)概念性质
1. 自主行为是指权利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自己的意思表示,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管理或者处置的行为。它是一种基于自身权利的主动行为,旨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常是在没有对方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但这种行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2. 留置是一种法定的担保物权。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有权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二)目的方面
1. 自主行为的目的比较广泛,可以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维护自身的某种特殊利益等,例如自助行为以保护自己权利免受侵害为目的。
2. 留置主要目的是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通过对债务人动产的留置来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优先受偿。
(三)适用条件
1. 自主行为的适用条件通常要求情况紧急且来不及请求公力救济等情形,并且行为的限度要合理。
2. 留置要求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权已届清偿期,并且动产的占有与债权的发生有牵连关系。
以上是关于自助和留置的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