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留置权是指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留置权是指什么

留置权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

(一)定义

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留置该财产,并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例如,甲将汽车送到乙的汽车修理店维修,维修完成后甲拒不支付维修费用,乙就可以留置甲的汽车,在甲仍不支付费用时,乙有权就汽车变卖后的价款优先受偿。

(二)成立条件

1. 债权人已经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如果是非法占有则不能成立留置权。

2. 债权已届清偿期。若债务未到期,债权人不能行使留置权。

3. 动产的占有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但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例如保管合同中,保管人对寄存物的留置就符合同一法律关系的要求。

二、留置会被监视吗

被留置人员会被依法进行必要的监控等措施。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在留置期间,为了确保调查的顺利进行、防止被留置人员出现串供、毁灭证据或者逃跑等妨碍调查的行为,监察机关会对被留置人员的活动等进行必要的监视等管控措施。这是依法履行监察职能、维护法治尊严的需要,同时相关的措施也都是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实施,以保障被留置人员的合法权益,例如保障被留置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医疗需求等,并且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证据等。

三、留置一定要立案吗

留置并不一定先立案。

从监察法的相关规定来看,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实际操作中,监察机关可能基于初步的线索、举报等情况,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后对被调查对象采取留置措施。这一措施的采取是为了便于调查工作的深入开展,防止被调查对象逃避调查、串供或者毁灭证据等情况发生。

而立案则是监察机关对涉嫌职务违法犯罪的事实依据等进行审查后作出的正式决定,意味着正式启动调查程序。在很多情况下,监察机关可能先采取留置措施,在留置期间进一步搜集证据、查明事实,然后再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立案。当然,也存在先立案后根据案件需要采取留置措施的情况。总之,留置与立案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

以上是关于留置权是指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