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怎么抗辩留置权》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怎么抗辩留置权
要抗辩留置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债权不存在方面
1. 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债权债务关系。例如,通过清晰的账目记录、交易凭证等,表明双方在留置物所涉及的事务上没有经济往来或债务关联。
2. 表明债权已消灭。比如债务已清偿完毕,提供还款记录、收款收据等证据,证明债务已经履行,留置权已无存在基础。
(二)留置权行使不符合法定程序方面
1. 检查留置物是否为可留置的财产。若法律明确规定某些财产不得留置,而债权人却留置了该类财产,则可对此进行抗辩。
2. 审查债权人留置财产是否符合法定的前置程序,例如是否已到债务履行期,若债务履行期未届满而留置财产则是不合法的,可以此为理由抗辩。
(三)留置权的行使违反约定方面
如果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存在关于不得留置财产的约定,且债权人违反该约定留置财产,债务人可以凭借该约定对抗债权人的留置权。
二、留置立案后是否停发工资
留置立案后是否停发工资需要分情况来看。
(一)如果是公职人员被留置立案,在被留置期间,公职人员一般是停发工资的。因为留置是监察机关对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手段,此时被留置人员已处于被调查且不能正常履行公职的状态,所以工资通常会停止发放。
(二)对于普通企业员工等非公职人员,若因涉及刑事犯罪被司法机关采取留置等类似强制措施,这要看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如果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员工涉及刑事犯罪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可以停发工资,那么企业可以停发;若规章制度没有规定,企业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比如员工被留置是否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停发工资,但从公平合理角度,很多企业可能会停发或者调整工资待遇。
三、能否对服刑犯转留置
服刑犯和留置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措施,一般不能直接将服刑犯转留置。
从概念和适用对象看,服刑犯是已经被法院判决有罪并正在监狱等场所执行刑罚的人员。而留置是监察机关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所采取的调查措施,适用于涉嫌职务违法犯罪的公职人员等特定对象。两者针对的主体范围、所依据的法律规定和程序目的均有很大差异。
并且,服刑犯的情况是依据刑事诉讼法和监狱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管理和执行刑罚,与监察机关的留置措施不存在转换的法律依据和逻辑关系。所以正常情况下,服刑犯不能转留置。
以上是关于怎么抗辩留置权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