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仲裁起诉和法院起诉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仲裁起诉和法院起诉的区别

仲裁起诉和法院起诉存在多方面区别:

-机构性质:仲裁由仲裁机构负责,这是民间组织,具有民间性和自治性。法院起诉则由国家司法机关即人民法院进行,体现国家司法权的运用。

-受案范围:仲裁主要受理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而法院起诉的受案范围更广,包含民事、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

-程序特点:仲裁程序相对灵活,当事人可自主选择仲裁员、仲裁程序等。法院起诉遵循严格法定程序,流程较为固定。

-审理公开性: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利于保护当事人商业秘密和隐私。法院起诉通常公开审理,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案件除外。

-裁决效力: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裁决作出后,当事人不能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法院起诉则有两审终审制,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上诉。

当事人需根据纠纷具体情况、自身需求等,综合考量选择仲裁或法院起诉解决争议。

二、法院会执行仲裁委的决定吗

法院通常会执行仲裁委的决定,但有一定条件和程序。仲裁是一种非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仲裁委作出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法律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法院在受理执行申请后,会对仲裁裁决进行审查。若仲裁裁决符合法定要求,不存在可撤销或不予执行的情形,法院将予以执行。可撤销或不予执行的情形包括:仲裁协议无效;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仲裁员在仲裁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等。

若法院经审查认定仲裁裁决存在上述情形,会裁定不予执行该仲裁裁决。此时,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总之,法院是否执行仲裁委的决定,取决于仲裁裁决是否合法合规。

三、法院会不会维持仲裁裁决书

法院是否维持仲裁裁决书取决于多种因素。

如果仲裁程序合法,包括仲裁庭的组成符合规定、仲裁的审理过程遵循法定程序等,且仲裁裁决所依据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法院通常会维持仲裁裁决书。

然而,若存在以下情形,法院可能不会维持。一是仲裁程序存在重大瑕疵,比如仲裁员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或者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未获得充分的陈述和辩论机会等。二是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或者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三是仲裁裁决适用法律错误,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出现偏差,导致裁决结果不合理。

另外,若仲裁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法院也不会维持该裁决书。法院会对仲裁裁决进行全面审查,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维持。

以上是关于仲裁起诉和法院起诉的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